其實早在《生活》雜誌刊出那篇報道前七年,美國一對兄弟已經悄悄為即棄生活拉開戰幔。1948 年,他們用預製食物、自助櫃枱和即棄餐具,開創一間以家族姓氏命名的餐廳。到了 2018 年,這間餐廳的 37,855 間分店遍布全球 100 多個國家。
有說他們發明了快餐,又有說因為快餐,即棄餐具被帶到地球每一個角落。問題是,即棄餐具作為餐具的時間很短,變作垃圾的時間卻非常漫長。然後,賺得盤滿砵滿的餐廳不負責、吃飽便拍拍屁股走的消費者也不負責⋯⋯
是的,那對兄弟叫 Richard 和 Maurice McDonald,
那間餐廳叫麥當勞。
餐廳之後,下一個戰場是我們家中的廚房。
這裡說的,不是什麼都會消失的異度空間,而是外賣餐飲的逐步吞蝕。瑞銀以「廚房已死?」( Is the Kitchen Dead?)為題,預測到了 2030 年,全球外賣市場將較現時增長十倍至 3,650 億美元。
中央廚房、機械人送餐和 AI 等技術,是外賣業壓低成本的關鍵。當消費新世代被又快又多選擇的外賣集團寵壞,誰還需要廚房?再說,城市人工時愈來愈長,住處卻愈蓋愈小,下班後即使尚餘心力,蝸居也未必夠空間開炊。
外賣革命殺到埋身。傳媒報導,台灣外賣一族多達 587 萬人,佔全島人口四分之一;2016 年中國內地的民調顯示,六成受訪者每周至少吃三頓外賣。
一個預計十年增長十倍的行業(或說每年有 20% 複合成長),無疑十分誘人;投資銀行「廚房滅亡」預言,也可能成為外賣經濟的另類行銷。但金錢以外呢?很多東西無法單單用「$」符號來計算。
在香港,堆填區每年接收的餐具類短命膠,估量多達 100 億件。¹
環保署在 2015 年開始記錄塑膠即棄餐具的棄置量,截至 2018 年,幾年間增加 29%,當中以家居為主要增長點。
為什麼來自家居的即棄餐具增長最多?看看大家用得順手掂來的外賣應用程式便明白了。熱騰騰的食物速遞上門,附上整套即棄的刀叉杯碟,可是不一會全都變成垃圾。綠惜地球倡議在外賣程式加設「走餐具」選項,至於自取的外賣則自備可重覆使用的食物器皿來盛載。
但這些只是外賣塑膠垃圾大軍的小部分。別忘了還有包裹食物的膠袋。環保署資料顯示,2015 年餐飲業棄掉 3.13 億個膠袋;到了 2018年,更躍升 54% 至 4.81 億個。
即棄餐具「方便衛生」這想法,可謂歷史不衰。
上世紀 70 年代,台灣 B 型肝炎肆虐,導致大量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個案,成為十大死因之一,人人聞 B 肝色變。當時醫學界未完全掌握其傳染途徑,衞生部門為保險計,高調推廣食肆使用即棄餐具和公筷公匙來避免口液傳染。如此,彷彿在「即棄餐具」和「衞生飲食」間畫上等號。而「等號」非常成功,從高級飯店到街邊攤販紛紛改用免洗筷。這個潮流一直延續到今日:據報台灣現時每年使用 100 億雙即棄筷子。
來點科學數據:即棄餐具等塑料包裝,製造過程中用上 1.1 萬種化學物,至於非刻意添加的那些(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 NIAS),更動輒多達 3 萬到 10 萬種。多項科學研究清楚指出,這些化學物可以從包裝轉移到食品和飲料。即是說,人人有份,差別只在多寡。
然而,一場新冠狀病毒風暴,又令兩岸三地的食肆紛紛貼出通告:「所有甜品堂食,均會以即棄用具盛載,確保衞生」、「防疫期間,本店全面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
這又會引發一場怎樣的即棄災難?
即棄餐具氾濫,既是垃圾問題,也是即棄文化的挑戰。有研究提出這樣的先後順序:源頭減廢(避免生產及使用)、重用、回收、堆肥,及其他(例如以可食用餐具替代)。
你或者會說,這些都不是「老生常談」嗎?但原來只要認真做好「源頭減廢及重用」,減量效果高達 63%。
近年,全球掀起對抗即棄餐具的風潮,除上面提及的歐盟,加拿大和台灣等地相繼祭出禁令。多個餐飲業龍頭,包括星巴克、肯德基和麥當勞等,亦陸續宣佈淘汰膠吸管。
香港政府在 2018 年的施政報告提出,「鑑於即棄塑膠餐具對本港以至全球海洋環境和生態的潛在影響,我們會研究管制或禁制即棄塑膠餐具的可行性、範圍和機制。」顧問研究在 2019 第一季啟動,至今(2020 年第一季)未聞具體政策。
反而民間「走塑」行動還要快一點。除了食肆,跑賽和山賽等大型活動也不落人後,響應減用即棄餐具,做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