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More 思考延伸

 

CHAPTER 9.0

微塑膠

CHAPTER 9.1

從失落的一角,
到我們的餐桌

久不久便看到動物誤食塑膠致死的新聞,信天翁、黃牛、抹香鯨⋯⋯你或者會問:人類哪會這麼笨?

我們當然不會笨得把膠樽膠袋生吞下肚,但如果那是比黃豆還小、甚至像細菌一樣肉眼看不出來的、很小很小的微塑膠呢?
 

在淨灘行動中檢拾過無數個「甩皮甩骨」的破膠樽,禁不住浮想聯翩:許許多多「失落的一角」究竟跑到哪裡去了?試想像:掉出來的膠塊被風吹雨打大浪衝擊不斷破碎,從大塊到小塊,從大粒到小粒,再從小粒再到微粒,然後沒入浮游生物的口中

天地間有浮游生物吞下一粒微塑膠,原本沒有什麼好說,但是如果一尾磷蝦吞下十隻浮游生物,一條小魚吃掉十尾磷蝦,一條中魚噬下十條小魚,大魚吃掉很多中魚後,自己再被灒滿熟油端上餐桌⋯⋯坐在食物鏈頂端的你,敢說自己肚裡沒有膠?

也許你說,你不吃這樣的魚,所以很安全。
 

環境科學家發現,微膠粒數量之多、體積之小,早在人類不知不覺間,從海洋進入土壤和氣候系統,土壤的塑膠污染問題甚至較海洋嚴重 4 至 23 倍,在瓶裝水、空氣、食鹽和糞便都驗出微塑膠。世間再無淨土,連飲水呼吸都不能倖免。
 

 
CHAPTER 9.2

「多膠魚」成為新品種?

研究推算,到了 2050 年,海裡的魚類全體相加,也及不上海中廢膠的重量。但問題不只在於廢膠有多重,還在於它們能變多細。

2016 年,韓國海洋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沈遠稕以「回來復仇的海洋塑膠」為專題講座題目,他的結語如下:「你丟掉的,就是你吃掉的(What you eat is what you throw away)」。
 

圖片來源:https://pxhere.com/en/photo/716006

他以發泡膠浮球為例:一個 62 公升浮球經年累月後,可以破碎為:
1)760 萬片 2.5 厘米碎片,
2)76 億片數微米的碎片,
3)7.6 X 10 的 18 次方個奈米尺度的碎片段距。
韓國養𧐢和淡菜的養殖業每年淘汰 300 萬顆舊浮球,把碎片悉數留給大海,部分韓國沙灘錄得平均每平方公尺近 10 萬粒小於 1 毫米的發泡膠,數量驚人。
 

我們趁淨灘做小實驗:把沙土塞進瓶子,打算回去分揀出塑膠的比例。可是現場一把又一把抓上手的,盡是發泡膠粒、膠粒、瓶蓋和打火機⋯⋯瓶子快盛滿了,但沙土依然無幾。

然而,大海又豈只接收了 300 萬顆發泡膠球?有學者推算,全球海洋在 2014 年累積了 15 至 51 兆塊微塑膠碎片,大概等於人類在 2010 年排進大海的廢膠的 1%,即是仍有大量廢膠在海面浮浮沉沉,將從大變小、由小變微,數量以幾何級數增加。
 

CHAPTER 9.3

因為好 bite,所以好弊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張肇堅博士的研究團隊走遍香港 11 個沙灘收集微塑膠,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和分類。當中一款特別令人好奇——整體呈三角形、至少有一邊被削得比中心薄,這類塑膠佔整體微型碎片約一成。研究團隊根據形狀稱之為 TTF(Trimmed-triangular fragments),並且把它們獨特的邊緣比對魚吻,發現可能是動物咬噬留下的痕迹。

資料來源: “Characterisation of an unexplored group of microplastic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Can they be caused by macrofaunal fragmentation?” ,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Volume 155, June 2020

化學上,塑膠的惰性很強,不容易產生化學作用,所以難分解,卻會分裂。科學界普遍認為,能把塑膠破成碎片的,主要是光、風,水等媒介,都是非生物(abiotic)原因。張肇堅博士則發現,動物除了會吞食微塑膠之外,也可能是造成微塑膠的原因之一。

 
CHAPTER 9.4

「原生」微塑膠災難

經年累月在大自然碎化的塑膠,包括洗衣服時脫落的纖維、輪胎摩擦釋出的微粒、用來覆蓋農田但最後碎化的農膜、船身剝落的塗層、路面脫落的標線等,都叫「次生」微塑膠。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17 年報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微塑料多來自衣服纖維,北美和歐洲等地則多來自輪胎。

鳴謝圖片提供:Stanley Chan

然而,微塑膠也有「原生」的,例如工業原材料顆粒(pellet),和被大量加入化妝 / 沐浴用品的微膠珠(microbead)。

「原生」微塑膠怎麼會遺落自然?如果你用含微膠珠的個人護理產品,便自動成為黑手之一;此外,「原生」微塑膠因意外釀成生態災難的新聞也不時發生。2012 年,颱風韋森特把中石化油公司七個貨櫃吹落香港水域,裡頭 168 公噸的塑膠原料被大海翻了出來,「攻陷」愉景灣、南丫島、赤柱等多處灘岸,激起民間連場自發清除行動

對於那片白茫茫的灘岸,以及親手撿拾、親手拯救自己家園的辛勞,不少香港人依然記憶猶新。
 

CHAPTER 9.5

有毒的美人魚眼淚

鳴謝相片提供:大便妹,學環保。

有人為微塑膠顆粒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美人魚的眼淚。但這眼淚有毒,因為會依附 POPs。

從英文全名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可以大概看出 POPs 是什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POPs 是值得全球關注的有機污染物,它們能長途傳輸、在環境中長久存在,而且濃度會沿着生物鏈層層遞增。最關鍵是,它們會損害健康。有些 POPs 遇上特定環境,會增加人類患癌風險、改變免疫系統、損害神經行為、導致生殖系統失調和出生缺陷等。

偏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產品都被加入 POPs 來改變產品特性,譬如阻燃劑和表面活性劑等。
 

日本東京農業和科技大學環境有機地球化學家高田秀重博士指出,塑膠顆粒對 POPs 有很高的親和力,而且兩者同樣有親脂的特質,可說是「最佳損友」。他曾在 1998 年的現場實驗中發現,塑膠顆粒中的 POPs 濃度,是周遭海水的一百萬倍。

即使你能夠把微塑膠一一撿出,也未必能防它們帶來的有毒 POPs。
 

這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袋子,簡單說,就是用好自己手上的那個—
無論是膠袋、紙袋、不織布袋,抑或布袋。

CHAPTER 9.6

膠樽還執得走,微塑膠呢?

清走一個發泡膠箱不難,但是要在沙灘清理一個已經粉碎的發泡膠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何況,即使人類從今天起停止製造任何塑膠產品,現有的塑膠廢物依然會繼續碎化,微塑膠大軍只會愈來愈多。

淨灘能潔淨環境,但是要堵住塑膠垃圾不讓它們流入大海,必須從根源做起。有學者出謀獻策,提出生產商、商家、消費者和廢物管理者,都該在不同層次承擔減少微塑膠的責任。譬如生產商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移除微膠珠,並且改善工業顆粒的處理程序;消費者減少不必要的購物和浪費、選用不含微膠珠的產品,並且使用對衣物纖維破損較輕的洗衣程序。至於香港,環保署計劃在 2021 年推出業界自願參與的「不含微膠珠約章」,希望遲到總比不到好。

說到底,人類進入「膠器時代」,塑膠垃圾大戰還未到戲肉呢!
 

思塑提問

 

QUESTION

 

面對氣候變化,國際組織提倡溫室氣體排放上限。面對日漸失控的微塑膠危機,你認為該為塑膠製品設定上限嗎?譬如限制使用塑料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