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More 思考延伸

 

CHAPTER 3.0

屈臣氏蒸餾水膠樽

CHAPTER 3.1

香港人最愛飲什麼?

 

根據 2017 年的銷售數字,最受香港人歡迎的飲品,不是茶不是果汁不是汽水不是能量飲品⋯⋯而是水!

在 2013 至 2017 年間,除汽水外,各大類飲品的銷售量年年爬升,增量最多的,也是水。(資料來源:Euromonitor/ Deloitte analysis

原來香港人這般愛飲水 — 可惜那是膠樽水。
 

 
CHAPTER 3.2

飲光一支膠樽水,只會耗掉裝在樽裡的水嗎?

不,飲膠樽水所消耗的食水,從來不只我們看得見的份量,因為每枝膠樽水都會在生產過程耗用食水。譬如香港的太古可樂在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出,他們每生產 1 公升飲品,就要消耗 1.74 公升水。這個比率在行內已不算差,但想像你每斟飲一杯水,同時倒掉另外大半杯⋯⋯

另外,它消耗的也不只有水 — 隨水附送的膠樽耗用珍貴的不可再生原油,在提煉、製造和運送期間都構成環境污染,用完的膠樽如果沒妥善回收,還會落入海洋和泥土,沿着食物鏈一路往上攀,破壞地球生態。

CHAPTER 3.3

多飲水,誰高興?

多飲水,着緊你起居飲食的媽媽和照顧你健康的醫生,該會高興。

多飲膠樽水,飲品生產商鐵定會高興。

來來來,我們來計數 —

水務處為香港人供應食水,同時也為香港的飲品製造商提供商用食水。

商業用水的水價是每 1000 公升 $4.58,要是注入市面常見的 700ml 膠樽,扣除生產過程的耗水量,可以注滿 821 個,最後以每樽 $4 的零售價推出市場(參考消委會有關蒸餾水的格價資訊),總值 $3284。

經商人魔杖一點,1000 公升水便從 $4.58 一下子漲到 $3284,同時為地球添了 821 個膠樽垃圾。

口袋漲滿了,但「數口精」的商人何時也來算算箇中的環境成本?

順帶一提,在香港,除了從 $4.58 漲到 $3284 的本地蒸餾水外,也能買到 9600 公里以外的法國水。

這個膠樽的包裝上說「水源地直接裝瓶」,先從法國中部的 Clairvic Spring 取水,然後經台灣代理商入口香港。當它終於到達你脣邊時,都經過千山萬水了⋯⋯而你,骨碌骨碌幾口喝完。

所以說,數算成本時,別漏了碳排放這一項。

 
CHAPTER 3.4

不歡迎膠樽水運動

 

為什麼偏偏針對膠樽水,而不是膠樽果汁、膠樽汽水、膠樽茶⋯⋯?

除了因為純水銷量強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飲水本來就可以不經膠樽嘛!

知道 Bundanoon 嗎?這個不足 3000 人口的小鎮,位於澳洲東南部的新南威爾斯省,享有連綿山脈的好風光。2009 年,它以「全球第一個禁售膠樽水的地方」這個「朵」登上國際新聞。

事緣,悉尼有飲品公司宣佈在當地建抽水廠,惹毛了居民。人們起初擔心大量重型車破壞小鎮安寧,可是「思考」這東西,一旦開始便停不下來,直至看到膠樽水的荒謬 — 商人來小鎮抽走地下水,送到百里外的大城市,然後包裝分銷到各地,連 Bundanoon 居民都要掏錢來買!有居民說:「如果我們不要抽水廠,也許壓根兒不該賣膠樽水這玩意。」

居民大會當日,有 356 名居民出席,除一人外全部贊成禁售膠樽水,既向飲品公司抗議,也成為小鎮的環保啟蒙,吸引國內外媒體追訪。

最後 Bundanoon 的抽水廠開得成嗎?我們在網上查不到(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們)。我們知道的是,從反對抽水廠開始的 ‘Bundy on Tap’ 運動,為小鎮產帶來不少變化,譬如鎮上安裝了更多食水噴泉,不少商戶加裝濾水器開放斟飲。該鎮屬新南威爾斯省,省長也大力支持,甚至趕在居民大會前數小時,下令禁止轄下政府部門用公帑買膠樽水。

這成為小鎮的驕傲。

2016 年,三藩市終於接棒 Bundanoon 的驕傲,而且更進一步,不單立法禁售膠樽水,更訂定罰則,矢志要在 2020 年成為「零廢城市」。至於香港人熟悉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然沒啟動立法,但明言反對膠樽水,承諾「要先讓台北市處處都可以喝到安全的水,瓶裝水就會慢慢消失!」當地九成捷運站都設有飲水機,市政府製作「台灣好水」網上地圖提倡直飲機飲水文化,又在國中和國小禁賣樽裝水。

CHAPTER 3.5

香港做了什麼?

行政長官在 2018 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將在公眾人士可進入的政府場地加設飲水機,初步目標是在三年內安裝 500 台,令市民可使用的飲水機增至 3200 台。另外,政府場地也陸續禁售膠樽水。

我們跟進飲水機安裝計劃,在 2019 年 11 月 26 日得到環境局回覆:「有關工程部門正就所擬場地進行詳細技術可行性評估及在合適場地進行安裝工程。視乎技術可行性之評估及實際工程進度,政府計劃於 2020 年度首季安排約 100 部飲水機之安裝工程,其餘的 400 部會於之後兩年分批安裝。」

請一起監察政府,希望這承諾不用三年又三年,三年再三年 ⋯⋯

與此同時,民間力量也在發酵。關注膠樽水議題的組織「撲水」成立,倡議增設更多飲水機,推動源頭減廢,在2013年首次推出結合民間力量的「撲水」apps。2017年,香港大學亦在校園禁售膠樽水,承接全球大學不歡迎膠樽水的運動浪潮。

思塑提問

 

QUESTION

 

當你還是小學雞時,書包裡必定有可重用水樽。從何時開始,你失去這個習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