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Deposit
No Return

消失了的按樽,未解決的責任

小息曾經是這樣的

 

鐘聲一響,小學雞群起衝到小食部買維他奶,
站在檔仔前一口氣飲完,然後交樽,
再向老闆攤大手板 ─ 兩毫子回贈不多,
但儲呀儲,距離薯片不遠了!

 

這個場景從什麼時候開始消失?

 

答案是 1977 年。那一年,美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飲料巨頭帶頭放棄可重複使用的玻璃樽,換上又輕又平、可以毫不手軟地丟掉的膠樽,其他飲品生產商爭相效法。

 

NO DEPOSIT NO RETURN

 

印在這個雪碧膠樽上的宣傳字眼,正是實施新措施時的提醒「不必回樽,毋需按金」,字裡行間彷彿看到膠樽的驕傲 ─ 我方便因為我進步!

生產商和消費者都好高興,就是沒有誰想到用大自然的尺子也量一量,看看這將會為大家的環境帶來的災難。

 

誰該負最大責任?

 

不斷點擊你認為最應負起責任的一方,看看有何反應。

回收?咁唔方便﹗

放咗落回收箱,你地真係會回收?

就算我唔想用膠樽,有得揀咩?

CONSUMER

消費者責任

我地會辦多啲講座,教育綠色公民。

市場經濟,最好你地自己拆掂佢。

等我地研究、研究、再研究下先⋯⋯

GOVERNMENT

政府責任

我地鼓勵消費者自行回收

要我地自掏腰包減廢,在商言商唔啱數囉﹗

個樽係你飲嘅,點解要我負責?

MANUFACTURER

製造商責任